19岁加拿大新星姆博科:天赋是礼物,被理解才是福气
发布时间:2025-11-05

19岁,加拿大新星维多利亚・姆博科,她的球,不是最凌厉的,但她的心,是最沉静的。

她背后那两个女人,是成长与蜕变的真正底牌。

一个是前世界第三的娜塔莉・陶兹亚,另一个是加拿大网协女子网球主管诺埃尔・范洛特姆(单打最高世界排名前 60和双打球员),她们不只是教练,更是懂姆博科的大脑与双手。

加拿大网协女子网球主管范洛特姆说过:“我们选教练,不看性别,只看能力。”

img

于是,陶兹亚出现了——她不是被邀请来教技术的,而是来唤醒潜能的。三十年的经验,使她明白,一个球员的上升,不只是排名的攀升,更是心灵秩序的重建。姆博科从333到前25,这不是运气,这是被正确的人引向内在秩序的结果。

她们教她的不只是如何胜利,而是如何不被胜负吞噬。

陶兹亚说:“我们希望她在球场上成长,也能在生活里呼吸。”

那“呼吸”,并非“喘气”,而是对自我存在的身心觉察——在高度竞争的环境中仍能感知自己的人性。太多青少年球员只懂得向外拼命,却忘了向内栖息。真正能走远的青少年球员,不是最用力的,而是懂得在喧嚣中与自己和解的,在生活中能自由呼吸的。

界第三的娜, 姆博科属于

女教练的力量,不在于温柔

她们最大的优势,在于她们理解她,接纳她,鼓励她,陪伴她……

她们懂她身体的变化,懂情绪的波动,也懂那些被镜头放大的焦虑。

她们不是教练,她们是过来人。她们懂得什么时候逼她,什么时候抱她。

rt, TA

她们不是用喋喋不休的语言激励她,而是静静地用用行动在告诉姆博科:“你的价值,不止在赛场。”不是靠喊口号,是靠陪你流汗、陪你崩溃、再陪你重来。

姆博科曾去比利时的海宁学院游学深造,红土、训练、重复……一切都标准,但也一切都冷冰冰。

那是很多留洋孩子的写照:看着在拼,其实心在空。表面燃烧,内心却一点点冷下去。

喘气

后来她回到加拿大,她说:“我想回到能让我自由呼吸的地方。”就是那一刻,她开始真正地成长。

陶兹亚接手后,她不再是按程序打球的小女孩,而是重新学会怎么做自己。

不到一年,蒙特利尔WTA1000冠军拿下,世界排名,从333一路飙到前25。别人说她爆发,但懂的人都知道——她不是爆发,她只是终于被理解她的人看见了。

真正的成长,是有人理解你

这世上有两种人:一种,只能靠自己硬撑。另一种,有人托着、护着、懂着。

这世上有两

姆博科属于后者,她的成功成长,不是奇迹,是被理解的结果。说到底,赢球靠天赋,想赢健康成长,靠的是能够理解你的团队。

她的团队没有喊口号,没有营销,只有一句实话:“人立得住,球自然打得好。”这句话,该送给每一个被焦虑淹没的青少年球员及家长。

有时候,你不是不行,只是还没遇到那个,懂你、撑你、信你的人,姆博科遇到了,所以她赢了,不只是比赛,还有自己的内心。

郑钦文从澳网和奥运会品尝胜利的芳香后,伤病来了,质疑声也不断,团队更换、节奏打乱……问题是,她能不能迅速走出低谷?

于是

看看姆博科,她身边有两位女教练,一个懂球,一个懂她,她们帮她在混乱中找到呼吸的节奏。

那郑钦文呢?也许,也需要那样的“平衡力”,需要一个能听懂她心声、看懂她情绪、在高压里让她重新松一口气的女性教练或女性心理导师,你觉得呢?

本文参考wta官网文章:The power of support, balance and belief have fueled Mboko's rise

https://www.wtatennis.com/news/4381308/the-power-of-support-balance-and-belief-have-fueled-mbokos-remarkable-rise(图片引自官网与社交账号)

网球心智训练指导👉